一、臭氧發生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
臭氧發生器主要由原料進氣系統、遍壓變頻系統、干燥系統、冷卻系統、放電系統和控制系統組成。原料氣經干燥后進入放電室,放電室中有5組20根放電管,輸入電壓經升壓變頻后送至放電管,原料氣中的氧氣經高壓中頻放電后電離為臭氧。放電管為內腔的復合管道,內管由非玻璃放電棒與接地不銹鋼內殼組成,用于放電和進出氣體,外管為不銹鋼管,用于通冷卻水,進而帶走放電后產生的大量熱量。具體的電離作用公式為:
3O2—2O3。
設備采用了液化空氣純氧作為原料氣,減少了空壓泵站等附屬設備,提高了生產效率。
二、臭氧發生量的調節
臭氧發生量的調節可以分為手動和自動兩種。自動調節需另配在線儀表與控制系統形成閉環控制回路。臭氧的產量取決于氣體流量和電流的大小,與冷卻介質的溫度也有一定的關系。
三、使用和維護的注意事項
臭氧發生器的控制面板采用觸模式液晶顯示屏,使用方便,設備的維護也比較簡單,但有幾點必須注意:
1.保證氣體的干燥
a.露點<-60℃
b.碳氫化和物含量<15ppm
2、保證冷卻水的正常供應
3.必須時刻注意安全
臭氧發生器是一種理想的產品,但仍存在著由于使用不當、維護不好、材質更換等原因而導致危險的可能。危險的來源有:氧氣、臭氧、機械為線、電及空氣壓力等。?臭氧用作原料氣時,由于其有助燃并加速燃燒的特性,因此如果通風不好、設備內部或外部管線泄漏、或打開含氧系統都可能使氧濃度上升至危險的水平。氧濃度升高增加了火警危險。為此,特別禁止明火,不準使用油布,氧接觸設備不能與油和黃油接觸。
|